-
实案剖析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四大涉税刑事风险点和抗辩策略
骗取出口退税方式多样,但难以掩饰和改变骗税的本质,且骗取出口退税数额一旦达到法定的追诉标准,符合《刑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的犯罪构成,就会被按照骗取出口退税罪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为达到骗取国家退税款的目的,骗税案件中可能还会涉及伪造资金流、发票流的情况,因而或将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犯罪。因此,骗取出口退税案件面临的涉税风险极高,纳税人应熟知出口退税业务常见的潜在风险,采取有效抗辩策略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3344人浏览
-
公诉机关指控企业逃税超三千万,法院判决无罪
我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对逃税罪规定了阻却事由条款,即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个案如何适用逃税阻却条款还存在一定争议,本文拟通过一则典型案例分析逃税罪阻却条款的适用问题。2658人浏览
-
钢铁行业税负重、利润低,行业运行面临诸多税务问题
近年来,制造业税负偏重已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也同样面临较高的税负压力。自2019年4月1日起,中央政府开启了减税举措,制造业增值税由16%降至13%。那么当前我国钢铁行业的税负情况如何?钢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涉税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近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采取逆周期调控,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并不断加大落实力度。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促进消费、减税降费、“补短板”等政策效果逐渐显现,有利于刺激需求、降低成本。钢业行业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节能减排,运行总体平稳,但也面临效益明显下滑、税负压力过重和环保压力加大等困难。2806人浏览
-
能源企业变票涉嫌虚开的三大抗辩策略—以一则逃税罪案为例
近年来,石化企业变票涉嫌虚开刑事案件在全国各地不断爆发,各地司法处理及裁判结果不一,实务界争议巨大。其中最核心的争议焦点是将“重质油”、“原油”、“渣油”等各类组分油的发票品名变更为“燃料油”后用于虚抵消费税的行为究竟是构成逃税罪还是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解决这一争议问题的核心是要厘清虚开犯罪和逃税犯罪的本质区别。笔者从一起海南省某石化企业变票案件谈起。3439人浏览
-
12例虚开发票案件以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缓刑、拘役
实践中,由于大宗商品在交易时,存在进项发票难以取得的情况,为弥补进项缺口,一些企业选择通过代开、购买的方式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由此爆发了大量刑事案件。笔者通过检索这类涉税案件,发现此类案件在业务模式、涉案行为等诸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最终法院判决却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况,其中大部分判决认为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还有一部分判决认为构成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量刑最高为无期徒刑,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量刑最高为五年有期徒刑,两者具有很大差异,笔者通过检索公开案例,梳理法院裁判观点,并结合实务中存在的客观问题,以期给予企业一定参考建议,以飨读者。2593人浏览
-
一文揭示钢铁企业采购环节的四大涉税风险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税收征管趋严,涉税风险会给钢铁企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实现钢铁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必须加强钢铁企业自身采购涉税风险的控制。钢铁企业生产原料主要是铁矿石和废钢,其中废钢是再生利用资源,与用铁矿石生产钢铁相比,用废钢生产钢材可以有效节约铁矿石、焦炭和原煤,同时减少二氧化碳、固体废物的排放。但是废钢采购中存在的较大税务风险成为影响钢铁企业大量使用废钢的瓶颈。为了帮助钢铁企业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企业应对涉税风险的能力,本文结合钢铁企业采购业务的实际情况,总结了采购环节中的四项涉税法律风险,以供参考。2784人浏览
-
上游虚开风险向下传导,受票企业如何应对
近期,某贸易有限公司因取得“已证实虚开”发票被税务机关稽查,该案件反映出贸易型企业面临的较为常见的风险:即由于上游开票方开出发票被证实虚开,下游受票方企业受到牵连。那么,上游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发出《税务协查通知书》、《已证实虚开通知单》,下游受票企业主管税务机关能作出不同认定,得出业务真实的相反结论么?受票企业必须要补缴税款么?真实列支的成本还能扣除么?本文以一则案例作为导入,对上述问题予以分析,以供读者参考。4054人浏览
-
实案解析:以“资金回流”认定“无货虚开”的错误逻辑
4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郑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公开一则《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及公告送达文件引起社会关注。该文书中载明,由于销售方发票清单中记载的货物明细在购销双方的进销存系统中均未查询到,且发现部分资金回流线索,遂认定销售方恶意无货虚开、拟作出处罚。那么,“资金回流”认定“无货虚开”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本案虚开认定是否存在其他合理怀疑未能排除?本文将与读者分析以“资金回流”认定“无货虚开”的错误逻辑。4073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