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人税收监管系统大升级,三类群体个税合规刻不容缓
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实现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是我国税务监管发展改革的目标。要全面改进办税缴费方式,优化个人办税服务。《全国税务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五年工作方案(2018年—2022年)》(税总发〔2018〕199号)也提出要健全自然人税收监管系统。近期,多地税务机关已着手升级自然人税收管控系统,且在“金税四期”即将完工的背景之下,自然人如何做好税务合规,规避税务风险,本文即对此进行简要分析,以供读者参考。2569人浏览
-
灵工平台:几家欢喜几家愁,税务合规成为灵工业务生命线
顺某办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开展灵活用工平台业务的上市公司,2023年6月5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因其2022年度净利润为-11627.65万元,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符合退市的情形,开始摘牌退市。究其原因,顺某办名下开展灵活用工业务的6家全资孙公司存在涉税问题,最终形成连锁反应,税务问题成为其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而相比之下,天津“某账户”却在2022年实现了近千亿营收,发展势头强劲。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有鉴于此,本文将从顺某办存在的税务问题角度出发,剖析灵活用工平台税务风险的业务模式,揭示常见税务风险点,并为灵活用工平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税务合规建议,以供读者参考。3530人浏览
-
3.45亿ETC发票虚开案告破,税务风险波及全国上百家企业
对于运输、物流企业而言,道路和桥、闸的通行费用发票是重要的增值税进项抵扣和企业成本扣除凭证。但是,对于在全国各地承接和开展运输业务的个体司机而言,其不需要进项发票,如此一来,在道路运输行业的实际承运端同时出现了“运输费发票缺失”和“道路通行费发票富余”现象,成为道路运输行业虚开的新兴特点。本文透过实践最新案例,对这一现象进行税法分析,以供广大企业参考。2369人浏览
-
电力企业采购、产销环节的涉税风险分析与防范建议
电力公司在采购环节可能面临供货商没有资格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进行增值税进项抵扣和企业所得税成本扣除的困境;在产销环节,“富余票”和代电销售的形式又容易涉及虚开风险。从企业角度出发,如何识别这些风险,并结合税务合规的要求,通过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遏制虚开问题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本文就电力行业涉及的虚开风险做出系统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3469人浏览
-
多家企业违规节税遭稽查,互联网财税平台五大风险业务模式解析
在上周的文章中,笔者对互联网财税平台涉税风险爆发的八大导火索进行了盘点。不过,所谓“导火索”属于“外因”,真正暗藏涉税风险的,还是互联网财税平台当前的五类业务模式。我们知道,互联网财税平台依托网络,业务范围面向全国各地,客户数量众多,如果业务合规不到位,则偷逃税和虚开的风险更容易爆发。因此,本文就互联网财税平台的五种风险业务模式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思路,以飨读者。3037人浏览
-
“阴阳合同”股权转让,电力公司定性偷税被处罚,负责人员构成逃税罪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重点能源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更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电力公司股权转让过程中涉及的税费申报是近年来税务机关关注的重点。各地税务局陆续下发文件要求股权转让时需经过税务核查。不按规定申报或者隐瞒收入,将会被认定为偷逃税行为,面临罚款或刑事处罚。电力公司股权转让时,需要确定合理的交易价格和投资成本,否则可能会引起税务机关的调整或质疑。这些都会影响电力公司的实际收益和现金流。笔者拟结合实际案例和电力行业股权转让特点,对可能涉及的涉税问题进行分析。3626人浏览
-
2022年全国税务行政要案盘点与大数据观察
2022年,我国的税收政策“减”字当头,为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盘活企业现金流,提振经济发展速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从多角度、全方位对重点行业、人群予以关照: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缓解了实体企业资金短缺压力;运输、科技、快递等行业的缓减免政策降低了特定行业的负担;新的个税专项扣除和个人养老金个税政策的出台关照生育、养老等重点问题……为了保障税收政策落到实处,2022年的税收监管在多部门协作、税收大数据的助力下进一步得到加强,整治网络文娱行业、加强投资监管、严厉打击骗取留抵退税等等,有效震慑了不法分子。本文通过对国家税务总局及地方税务机关2022年的涉税案件、数据进行盘点,一窥2022年税收风险的来源和成因,以对企业在2023年加强税务合规提供建议。4950人浏览
-
互联网财税平台屡发涉税大案,风险爆发八大导火索不得不防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传统行业探寻新的发展方向,但其中暗藏的风险也随之而来。传统的税务咨询、策划及代理记账服务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得以跨越地域的限制,面向更广阔的市场。在此基础上,互联网财税平台应运而生,其以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税负为宗旨,但相应手段游离在合法与非法的灰色地带。随着近年来地方税收政策的清理,互联网财税平台的活动空间已被大大压缩,相应的涉税风险不断走高。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互联网财税平台风险爆发的原因,旨在为平台指出风险,以加强自查合规的工作。3060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