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开发票支付工资获刑,薪酬税筹划的三大涉税风险
很多企业尤其是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在发放工资时,要求员工提供不低于工资数额的发票,一方面是出于帮助员工规避个人所得税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虚增企业成本,增加税前扣除。近期,某企业因接受虚开发票列支工资获判,法院认定企业构成虚开发票罪,判处主要责任人有期徒刑2年6个月。事实上,发票换工资已经成为规避薪酬税的公开秘密,其特点在于本身不合法、合规,完全押宝在税务机关的稽查力度,隐藏着严重的行政、刑事风险。4431人浏览
-
青海上海等地平台经济频繁暴雷,财税企服平台如何隔离虚开刑责
疫情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互联网财税、灵活用工、网络货运、云众包等新型业态更是乘着国家利好政策的东风而迅速发展。但是,资本无序扩张埋下隐患,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合规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尤其税务合规方面应引起重视。而在这个由无序到规范的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了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的外衣从事违法犯罪行为而对整个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平台在经营过程中的不合规行为也逐步曝光。本文将以近期案例为切入,分析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下税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以飨读者。2754人浏览
-
违规“筹划”取得发票被定虚开,企业缺少进项应如何应对?
因为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件大多伴随着资金回流的现象,所以税务机关在处理该类案件时,对资金流转特别关注,但是,只要有资金回流表象行为就一定属于虚开吗?如果企业确实难以取得进项发票,企业该如何应对?在税务机关严厉打击虚开案件的情势下,企业又该如何开展风险防范呢?2873人浏览
-
公司以无形资产作价投资入股增值税的征与不征
公司以无形资产作价投资入股增值税的征与不征5039人浏览
-
公诉机关指控企业逃税超三千万,法院判决无罪
我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对逃税罪规定了阻却事由条款,即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个案如何适用逃税阻却条款还存在一定争议,本文拟通过一则典型案例分析逃税罪阻却条款的适用问题。3006人浏览
-
钢铁行业税负重、利润低,行业运行面临诸多税务问题
近年来,制造业税负偏重已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也同样面临较高的税负压力。自2019年4月1日起,中央政府开启了减税举措,制造业增值税由16%降至13%。那么当前我国钢铁行业的税负情况如何?钢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涉税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近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采取逆周期调控,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并不断加大落实力度。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促进消费、减税降费、“补短板”等政策效果逐渐显现,有利于刺激需求、降低成本。钢业行业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节能减排,运行总体平稳,但也面临效益明显下滑、税负压力过重和环保压力加大等困难。3173人浏览
-
12例虚开发票案件以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缓刑、拘役
实践中,由于大宗商品在交易时,存在进项发票难以取得的情况,为弥补进项缺口,一些企业选择通过代开、购买的方式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由此爆发了大量刑事案件。笔者通过检索这类涉税案件,发现此类案件在业务模式、涉案行为等诸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最终法院判决却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况,其中大部分判决认为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还有一部分判决认为构成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量刑最高为无期徒刑,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量刑最高为五年有期徒刑,两者具有很大差异,笔者通过检索公开案例,梳理法院裁判观点,并结合实务中存在的客观问题,以期给予企业一定参考建议,以飨读者。3086人浏览
-
一文揭示钢铁企业采购环节的四大涉税风险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税收征管趋严,涉税风险会给钢铁企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实现钢铁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必须加强钢铁企业自身采购涉税风险的控制。钢铁企业生产原料主要是铁矿石和废钢,其中废钢是再生利用资源,与用铁矿石生产钢铁相比,用废钢生产钢材可以有效节约铁矿石、焦炭和原煤,同时减少二氧化碳、固体废物的排放。但是废钢采购中存在的较大税务风险成为影响钢铁企业大量使用废钢的瓶颈。为了帮助钢铁企业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企业应对涉税风险的能力,本文结合钢铁企业采购业务的实际情况,总结了采购环节中的四项涉税法律风险,以供参考。3172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