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部门持续整治加油机作弊偷油偷税,加油站刑事风险多样化
2022年以来,各地陆续开展对加油机作弊行为的严打整治,部分地区已取得成果。近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总结了今年3月燃油加油机计量准确性专项治理行动启动以来的检查成效,并发布了此次专项治理的十大典型案例。其中,绍兴诸暨查处了一起作弊加油机售油案,当事人于2022年8月从他人处购进一台非法改装的可通过作弊仪器控制实际出油量的加油机,截至查获时,当事人已使用上述加油机销售柴油超15吨,涉案金额达10万余元。因涉案金额较大,诸暨市局以本案涉嫌构成诈骗罪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可见,加油机作弊不仅涉及偷逃税,还可能涉嫌其他犯罪。2973人浏览
-
已吊销房企取得土地补偿款被核定所得税并处罚款,未要求补土增税
近日,海南省税务局某稽查局公布一项《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对一家已吊销12年的房地产企业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企业所得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行为定性偷税,并拟按照其仍在追罚期内的应补缴企业所得税税额的50%处以罚款。本文将基于该项告知书披露的事实信息,对本案案情进行梳理和分析。2666人浏览
-
通过大量个体户采购和运输货物,拟上市公司被终止IPO
供应商核查一直是拟上市企业监管机构的重点核查项目,此前已有多家拟上市企业因供应商问题遭终止上市,近期一拟上市企业因供应商中存在大量个体工商户,其相关主体存在“闪设闪销”的情况而遭到问询并最终终止上市。那么,拟上市企业应如何应对供应商核查涉及的相关进项风险?本文结合该公司的回复内容对供应商合规要点进行阐述。2200人浏览
-
收款方未足额开票,付款方能否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抵税损失?
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增值税进项抵扣的法定凭证,《发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发票开具的要求,但实践中存在诸多因收款方未开票而导致付款方抵扣权益受损的情况,部分付款方提起民事诉讼,或请求收款方开具发票,或请求收款方赔偿其因未取得发票进行抵扣而产生的损失。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的裁判观点不尽一致,笔者将以裁判案例为切入点展开分析,并探讨收款方如何保障自身的抵扣权益,以供读者参考。2221人浏览
-
网络货运政策延长2年!改革以来涉税风险解决了么?
2021年12月31日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将有效期届满的《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再延长两年。从无车承运到网络货运,这种新型交通运输业务已经经过了6年多的探索、发展与改革,但是一些不规范现象仍然没有根治,网络货运平台、物流中介平台大案要案时有曝光,其中涉税涉票风险依然严峻。本文将与读者分析网络货运行业面临的困境与难题。3622人浏览
-
虚开发票不产生纳税义务,不需要缴税?解读虚开税款损失的根源
在虚开案件中,如何认定国家税款损失,始终是一个富有争议性的话题。近日,长沙市税务局公布了6起税务稽查案例,认定6家公司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无真实生产经营业务,本质上没有增值税应税行为发生,因此不产生相应的增值税纳税义务,虚开的增值税发票不缴纳增值税。本文将以此切入,分析虚开案件中,国家税款损失的根源。2361人浏览
-
带头蹄尾就不算猪白条?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暗藏涉税风险
自2012年以来,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的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多个行业开展了,目前处在授权各省自行选择试点的产品范围阶段。在实务中发现,地方有权自主划定可以适用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政策的农产品的范围,但这些规定都较为粗疏,对于一项产品是否属于核定扣除的范围,一省内的税务机关、纳税人之间的解释和认知会存在偏差,这就导致纳税人适用核定扣除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可能招致核定扣除的适用被税务机关否认,从而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乃至于面临偷逃税的风险。3098人浏览
-
从两起案例看闲置土地被政府收回应否征收土地增值税
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开发建设房地产项目,可能基于诸多原因导致项目无法启动、中途停滞,进而由政府将土地收回。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之规定,城镇土地收回又可分为有偿和无偿两种方式。对于政府有偿收回土地,土地补偿款较土地取得和开发成本更高的情况,企业是否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现行案例处理结果有所不同。本文将以此切入,分析不同情况下,土地被政府收回是否应当征收土地增值税。3424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