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院判例:司法拍卖中与权属变更无关的税费,买受人无需承担!
网络司法拍卖以低价、便捷受到广泛欢迎,但在这其中同样也存在着税收风险。司法拍卖中通常通过《竞买须知》或《拍卖公告》示明“买受人凭《拍卖成交确认书》及有关法律文书到有关部门办理产权转移过户手续,所需的税、费均由买受人承担。”实践中,全部税费是否包含出卖人经营中所欠税费?是否包含与权属变更登记无关的税费?由于约定不明确以及涉案税额庞大而导致买受人与出卖人、买受人与税务机关之间的争议不断,本文拟通过现行法律规范及司法实务判例,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以供读者参考。2221人浏览
-
以案释法:解读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实务要点
行政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执法的重要依据,也是司法实践中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发生争议的主要焦点。自2014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将规范性文件纳入司法审查范围起,我国正式确立了行政诉讼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制度。本文拟从相关法律规定、司法典型案例等方面梳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内容,以供读者参考。2216人浏览
-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协议停止执行,多缴税款不予退税于法无据
我国关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个税政策经历了从“暂不征收”到“一次缴纳”再到“分期缴纳”的演变历程,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也由考量“个人缺乏应税现金”到“防止国家税收流失”再到“引导民间投资”的过渡。随着个人投资者径直以股权、不动产、技术发明成果以及其他形式的非货币性资产进行投资的经济活动日益广泛,加之投资协议履行过程较长,关于确认转让收入的时点、标准等纳税争议层出不穷。尤其在现行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税政策下,个人投资者面临三大税收风险亟待防范。2600人浏览
-
自然人税收监管系统大升级,三类群体个税合规刻不容缓
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实现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是我国税务监管发展改革的目标。要全面改进办税缴费方式,优化个人办税服务。《全国税务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五年工作方案(2018年—2022年)》(税总发〔2018〕199号)也提出要健全自然人税收监管系统。近期,多地税务机关已着手升级自然人税收管控系统,且在“金税四期”即将完工的背景之下,自然人如何做好税务合规,规避税务风险,本文即对此进行简要分析,以供读者参考。2570人浏览
-
出口退税账户已质押,法院、税局可否划扣应退未退税款?
出口退税是优化外贸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税务、银行、海关、外汇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制度、机制的推进以及税收大数据的建立,税务部门对出口退税贸易行为的监管更加有力。然而,由于一些出口企业出现短期资金困难,以其出口退税账户托管为质押进行贷款,那么,当企业与其他主体发生经济纠纷,法院能否查封专用账户并扣划退税款,以执行相关判决?企业因经济活动产生欠税时,银行优先受偿权与税款优先权何者顺位在前?这些问题都亟待明确,以平衡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2851人浏览
-
外贸门槛放宽助力中小企业,退税合规成为行业当务之急
近年来,我国的出口贸易额仍在持续增长,2022年全年货物出口高达23.97万亿元,增长10.5%;全年办理出口退税共计18678亿元。但是,在今年以前从事外贸,须进行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因此一些中小企业和个体户无法开展出口业务。为鼓励外贸行业的发展,2022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取消了该备案,进一步放宽了参与对外贸易的门槛。此外,2022年期间,国家税务总局多次发布公告不断加快出口退税的速度。市场参与人数变多,退税审核放宽,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潜在的骗取出口退税风险令人担忧。此外,由于出口业务及退税的复杂性,委托代理出口、代办退税等业务具有良好的前景,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下简称“外综服”)拓展了广阔的市场。有鉴于此,本文结合现行规定,对中小微企业开展外贸出口的合规要点以及税收优惠予以介绍,同时对外综服平台如何防范退税风险进行解读。2497人浏览
-
灵工平台:几家欢喜几家愁,税务合规成为灵工业务生命线
顺某办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开展灵活用工平台业务的上市公司,2023年6月5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因其2022年度净利润为-11627.65万元,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符合退市的情形,开始摘牌退市。究其原因,顺某办名下开展灵活用工业务的6家全资孙公司存在涉税问题,最终形成连锁反应,税务问题成为其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而相比之下,天津“某账户”却在2022年实现了近千亿营收,发展势头强劲。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有鉴于此,本文将从顺某办存在的税务问题角度出发,剖析灵活用工平台税务风险的业务模式,揭示常见税务风险点,并为灵活用工平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税务合规建议,以供读者参考。3533人浏览
-
3.45亿ETC发票虚开案告破,税务风险波及全国上百家企业
对于运输、物流企业而言,道路和桥、闸的通行费用发票是重要的增值税进项抵扣和企业成本扣除凭证。但是,对于在全国各地承接和开展运输业务的个体司机而言,其不需要进项发票,如此一来,在道路运输行业的实际承运端同时出现了“运输费发票缺失”和“道路通行费发票富余”现象,成为道路运输行业虚开的新兴特点。本文透过实践最新案例,对这一现象进行税法分析,以供广大企业参考。2370人浏览